二、基礎語法的研究
語法是學習語言的基礎,只有掌握好語法知識才能閱讀、翻譯、研究文獻資料,從這個意義來說,梵文文法的研究是梵文研究的基礎,也是開啟梵文文獻寶藏的鑰匙。歐美以及日本等國對梵文語法的研究極為重視,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。然而,梵文雖然很早就傳入我國,梵漢佛典翻譯也有悠久的歷史,而且在中國佛教史上許多高僧大德如唐代的玄奘、義凈都精通梵文和印度方言,他們對梵漢佛典的翻譯工作也非常認真,當時翻譯佛經的譯場設有“譯語”、“證梵文”、“證梵義”等職,對原文和譯本的??睒O其注意,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梵漢翻譯工作雖在我國延續(xù)了千年之久,在此期間卻未留下一部有關研究梵文語法的著作或手冊以惠后學。玄奘、義凈雖曾都提到印度著名梵文文法家波膩尼,但誰也沒有把他的代表著《八章書》翻譯過來。即使現(xiàn)在,有關梵文語法讀本也并不多見,在市面流通的可能不超過三部。因此,由季羨林先生翻譯,段晴教授和范慕尤博士續(xù)補的《梵文基礎讀本》(北京大學出版社)的出版,對梵文學習者而言是一大福音。本書是德國梵文學者斯坦茨勒(Adolf Fridrich Stenzler)所著,自1869年在德國出版后,已再版過18次,可謂久經考驗,成為最受歡迎的梵文教材之一。此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簡潔明了,將梵文復雜的變化形式,以表格的形式清晰地表現(xiàn)出來,而且附有大量的練習例句和閱讀文選。這些文選都出自古印度的傳世名著,句句箴言,篇篇經典。通過對這些文選的翻譯、朗讀、背誦,不僅有助于語法的學習和鍛煉,同時也可獲得印度古代文化更深的理解和認識。
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。 保留所有權利。 京ICP備06045333號-1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