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年度的地理研究和與往年一樣,為數不多的研究同樣集中在地名和古代交通研究。地名研究方面,曼秀?仁青道吉(???????????????????????)的《格薩爾地名研究》(中國藏學出版社)一書,在梳理以往學界相關《格薩爾》研究成果、介紹《格薩爾王傳》各種文獻版本的基礎上,以故事發(fā)展的時間為序,對《格薩爾王傳》各系列的內容和其中涉及的地名進行了考證和分析。同時根據田野調查繪制的有相關地圖,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。同一作者在《〈格薩爾〉與地名學考證方法》(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《中國藏學》第2期)一文中,較為系統(tǒng)地探討了地名學的相關理論,其中包括地名學的涵義,地名工作的主要任務,地名的組成、要素、功能和變異,六種地名考證法等的介紹和分析。文章引用多種文獻,結合諸多實例,較為清晰地把地名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介紹給讀者,同時強調了地名學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,認為除了傳統(tǒng)的文史哲研究,地名研究在《格薩爾》研究中也應取得更大的成績。
益西桑布(?????????????????????)在《考述多麥地區(qū)地名“????”的淵源》(????????????????“????”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《西藏研究》第4期)一文中指出,青海海南地區(qū)有個地名叫“???”,這個地名應該來源于吐蕃王朝的一個家族名,該家族后來由于某種原因東遷青海并定居于此,家族名也逐漸變成了這個地方的地名。作者搜羅了敦煌吐蕃歷史文書《大事紀年》中有關“???”姓大臣的記載,認為青海的地名“???”就來源于這個家族。
夏吾東智多杰(??????????????????????)的《文成公主進藏路線考》(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《攀登》第2期)一文,對文成公主進藏的路線進行了梳理,作者認為文成公主進藏的大致路線為:從長安出發(fā),西行經過鳳翔和秦州(今天水)、臨洮、河州(今臨夏),在炳靈寺附近渡黃河到達湟水縣(今樂都),然后沿著湟水到達都城(今西寧),再跨赤嶺(日月山),向西南經青海海南州共和縣和興海縣,到果洛的瑪多縣與前來迎接的松贊干布會和,然后再經過玉樹的稱多縣和玉樹縣,后渡大月河至西藏境,經過千山萬水的長途跋涉,最后經那曲到達吐蕃王城邏些(拉薩)。
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。 保留所有權利。 京ICP備06045333號-1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